根据测试方案,大宗成交确认时间为15:00至15:30,即当日成交的盘后;而集合竞价交易时间段并不连续。
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已进入落实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相关交易制度改革,包括大宗交易以及集合竞价,已进入深度测试阶段,各家券商近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系统的测试。
“现在每天我们都要模拟大宗交易及集合竞价交易场景,不过相关政策的落定或还需根据测试结果来评估。”5月9日,北京地区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深度测试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此次各家券商参与测试的交易系统,包括大宗交易及集合竞价。
“根据目前的测试方案,大宗成交确认时间为15:00至15:30,也就是当日成交的盘后。另外,考虑到很多新三板公司没有交易,因此前一日收盘价为0且当日无成交的公司,禁止大宗成交申报,也就是说大宗交易要建立在有过价格或成交的基础上。”前述北京地区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大宗交易之外,市场关注的另外一个交易制度改革是,新三板引入的集合竞价将以哪种形式呈现?
前述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测试阶段集合竞价交易将分别于转让日的9:30、10:30、11:30、14:00揭示一次即时行情,最后一个小时即14:00后每十分钟揭示一次即时行情,最后十分钟即14:50后每分钟揭示一次即时行情。
记者同时了解到,测试阶段中,安排集合竞价交易的时间段为9:15-11:30、13:00-14:55、14:55-15:00。
对此项安排,部分三板人士猜测这或类似于全国股转系统高层提出的“不连续竞价”,不过对此说法,记者目前尚无法从股转系统方面确认。
此前,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曾表示,目前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其中一个思路是实行竞价交易。
“在测试中我们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例如通过做市报价买入的股票是否可以当日大宗卖出。事实上,根据测试要求,当日买入的股票,当日是不能通过盘后大宗成交卖出的,但做市情况则是例外。通过一次次沟通反馈,我们也进一步熟悉和完善了最新的交易制度变化。”一位深圳地区的券商人士则告诉记者。
改善流动性疑问
对于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市场寄予颇多期望,其中之一就是改善流动性的预期。
不过,对此,申万宏源分析师刘靖表示,集合竞价未必能改善流动性。“我们之前强调,从5月份开始,改革的预期将主导市场。年报发布完毕,创新层重新进行调整,此后新一轮的改革政策有望推向市场。目前市场对于大宗交易将推出,以及集合竞价会取代协议交易预期较多,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此举能改善市场流动性。但我们认为,流动性并非集合竞价取代协议交易的考量,集合竞价甚至可能损害部分协议公司的流动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新三板市场中,两网及退市公司,即俗称“老三板”公司一直在采用集合竞价的交易模式,集合竞价并非史无前例的创新。在该交易模式下,一段时间内,系统会收集所有买卖报单,最后按照成交量最大化的原因,确定成交价格。
“集合竞价交易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进一步减少了协议交易可能出现的市场操纵行为,但如果一天只集合竞价一次,就可能损害一些本来交易已经很活跃的协议交易公司的流动性,因为这会降低趋势交易者进入的可能性。当然,也可以增加日内集合竞价的次数,比如半天一次,或者一小时一次,以降低对某些活跃公司的影响。”5月9日,沪上一家券商做市部门的人士表示。
前述华南地区人士则认为,“不连续竞价交易是介于连续竞价交易和协议转让之间的一种形态,也可以满足部分投资者对交易流动性的需求,但目前是否有推出的必要,仍存疑问。目前新三板市场每日的申报单和成交额都较少,如果推出后投资者参与热情不高,对于流动性的改善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事实上,目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问题,并非交易模式或是交易工具的问题导致的。
新三板市场企业数量超过11000家,但绝大多数企业股权集中度过高,股东惜售心态严重,可以看作是“无米下锅”。而二级市场的机构资金也大有减少的趋势,可以看作是无水。
无水又无米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做出一道改善流动性的大餐,监管层还是应该多管齐下,推进多路资金入市,同时配合以交易制度的改革,单纯的交易方式变化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流动性。
|